21世纪网讯 24日,沪深两市黑压压一片,银行板块全线大跌。跌幅最少的建设银行也跌近3%,平安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跌停,宁波银行、浦发银行跌超9%。
持续的“钱荒”继续蔓延,其消极影响已经开始渗透到各个方面。
虽然今日上海银行间拆放利率几乎全线回调,隔夜拆借利率大跌200个基点,回落至6.48%水平。但过半交易所国债回购利率依然上扬。盘中更是强劲上涨。
截至收盘,4天回购利率涨42.86%至7%、91回购利率上扬12.8%至5.02%。1天回购利率尾盘跳水大跌64.56%至3.975%。
银行间的资金紧张局势,开始传导到了银行票据市场。有媒体调查,部分中小型股份制银行6月票据贴现额度已经告罄,目前已暂停了该项业务。四大行的票据贴现额度亦非常紧张,额度也是供不应求。
据了解,6月票据贴现市场变化巨大,不到半月时间价格已经翻了一倍。6月初,直贴市场价格才4点(即4%)多的报价,而端午之后,贴现价格一路高涨,中间报价一度突破10个点。
更为雪上加霜的是,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则在上周五发布的报告中称,将有超过1.5万亿人民币理财产品在本月剩下的时间陆续到期,这将带给资金面更为严峻的考验。

点击查看专题:万亿理财产品即将到期 钱荒冲击第二波
尽管如此,央行并未释放出“拯救”的信号。当天上午,央行在官方网站挂出《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事宜的函》,开门见山地指出“当前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处于合理水平”。这是央行对“钱荒”的第一次官方表态。
央行认为,金融市场变化因素较多,且临近半年末重要时点,客观上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央行指出,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当前经济工作的有关要求,各金融机构要继续认真贯彻稳健货币政策,切实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不断提高流动性管理的主动性和科学性,继续强化流动性管理,促进货币环境稳定。
同时,央行要求商业银行要密切关注市场流动性形势,加强对流动性影响因素的分析和预测,做好半年末关键时点的流动性安排。商业银行应针对税收集中入库和法定准备金缴存等多种因素对流动性的影响,提前安排足够头寸,保持充足的备付率水平,
近日,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承惠对这场迷局发表了看法,他认为,银行市场资金面并不是当前货币政策将收紧,而是过去几年商业银行随心所欲扩张自己的业务规模,达到一个极点后的集中爆发。
瑞银证券也认为,金融市场的“钱荒”现象将延续至7月中旬。
相关阅读:
央行称流动性总体合理要求银行提高管理水平